金秋送爽,陽光明媚。為提高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水平和護理水平,幫助醫護人員掌握呼吸道疾病診療新進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于2022年8月19日-8月20日成功舉辦了“2022年第九屆西湖兒科呼吸論壇暨小兒呼吸病診治新進展學習班”。國內多位知名兒科專家學者齊聚“云端”,為兒科領域同道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開幕式由浙江(jiang)大學醫學院附屬兒(er)童醫院
陳(chen)志(zhi)敏教授主持
浙江大(da)學醫(yi)學院(yuan)附屬兒(er)童(tong)(tong)醫(yi)院(yuan)舒強(qiang)教授(shou)和上海交通大(da)學附屬兒(er)童(tong)(tong)醫(yi)院(yuan)陸(lu)權教授(shou)等(deng)30多位(wei)國(guo)內知(zhi)名兒(er)科專家(jia)就我國(guo)小兒(er)ECMO技術(shu)開展現狀(zhuang)、中國(guo)兒(er)童(tong)(tong)咳嗽診治臨床(chuang)實踐指南、兒(er)童(tong)(tong)呼吸道(dao)常見病(bing)菌(jun)感染診治及(ji)肺炎支原體(ti)檢測方法等(deng)進行了專題(ti)講(jiang)座與答疑。
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張園園教授從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現狀、MP感染的檢測方法和MP肺炎的治療策略三方面做了“兒童肺炎支原體檢測及治療進展”的學術分享。
張園園教授指出:肺炎支原體(MP)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治療MP的標準用藥。但近年來肺炎支原體肺炎(MPP) 發病率逐年增高,同時重癥或難治MPP病例明顯增多,給兒科醫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快速精準的病原學診斷和耐藥性(xing)檢測(ce)對感(gan)染性(xing)疾病的防控以(yi)及治療起到了重(zhong)要作用(yong)。張(zhang)園(yuan)(yuan)園(yuan)(yuan)教(jiao)授也指出核酸擴增技術具(ju)有(you)周轉(zhuan)時(shi)間(jian)快(kuai)、污(wu)染可能性低、靈(ling)敏度高、特異性強(qiang)、不受時(shi)間(jian)和免疫功能限制等(deng)優(you)點,已被(bei)認為是診斷MP感染“新(xin)的(de)金標準”。默樂生物(wu)的(de)肺炎支(zhi)原體(ti)核酸及耐藥突變位(wei)點檢(jian)測(ce)試劑(ji)盒(he)不僅(jin)可以(yi)檢(jian)測(ce)肺炎支(zhi)原體(ti)核酸,而且(qie)還可同時(shi)檢(jian)測(ce)大(da)環內酯(zhi)類藥物(wu)耐藥突變位(wei)點,在感染早期就能夠(gou)檢(jian)測(ce)到(dao)。此外,該試劑(ji)盒(he)還具(ju)有(you)實驗時(shi)間(jian)短和取樣方(fang)便等(deng)優(you)勢。
本次論壇吸引了(le)7000余名全國各(ge)地的(de)兒科醫生(sheng)在(zai)線觀看,促(cu)進了(le)兒科呼(hu)吸系統疾病的(de)學(xue)術(shu)交(jiao)流(liu),也為培養(yang)高素質(zhi)兒科人才提(ti)供了(le)學(xue)術(shu)交(jiao)流(liu)平(ping)臺。